風雨曆練 大器早成——記beat365正版唯一國家毫米波重點實驗室程強教授

發布者:孫威發布時間:2018-05-31浏覽次數:5887

    2008年6月,剛剛博士畢業留校,半年後,29歲的他就因為在科研上顯現出來的突出成就和強勁的發展潛力讓他破格成為beat365正版唯一“戴帽”教授,從而在職稱上提前享受教授資格。最近在世界頂級雜志《Science》上發表的轟動一時的“隐身衣”,因其具備寬帶、低損耗的特點而備受科學界的重視,而制造這種隐身衣所用的基本材料,就是他代表beat365正版唯一崔鐵軍教授研究小組和美國杜克大學聯合開發的成果。


    他就是beat365正版唯一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程強老師。


    他個頭不高,卻很結實,一副金絲邊眼鏡很輕巧地架在他的鼻梁上,毫不呆闆,卻顯出幾分睿智與活力。耳垂大而圓,像彌勒佛似的,向人展示着他的樂觀與向上。而他又是如何從一個優秀博士一躍成為戴帽教授,實現教師生涯的“三級跳”呢?


       窄帶變寬帶 結構用于隐身衣


    程強,1979年10月生。1997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工程系攻讀本碩。2004年考入beat365正版唯一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業攻讀博士學位,師從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長江學者、博士生導師崔鐵軍教授,從事新型人工電磁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


    所謂新型人工電磁材料,就是将具有特定幾何形狀的宏觀基本單元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地排列,或者植入到基體材料體内,所構成的一種人工材料。新型人工電磁材料的特性取決于其基本單元結構。人們可以通過人為地設計單元結構來控制新型人工電磁材料的屬性,構成自然界不存在的特殊材料。


    2007年7月至10月,程強赴美國杜克大學史密斯教授小組訪問,參與了美國波音公司和豐田公司的基于新型人工電磁材料的寬帶透鏡天線項目。同時研究了新型人工電磁材料的寬帶特性,為崔鐵軍教授與史密斯教授課題組後來研制的“隐身衣”做了材料上的鋪墊,其研究成果現也已申請兩項國際專利。


    美國杜克大學原先開發的隐身衣,結構單元為窄帶,适用頻段也非常窄,存在兩大明顯缺陷:一是隻在很窄的帶寬内有效;二是損耗大,隐身效果不明顯。程強參與的基于新型人工電磁材料的寬帶透鏡天線項目,研究制作了人工電磁材料的寬帶基本單元,這種結構的帶寬很寬,損耗很小,克服了以往人工電磁材料的缺陷,在性能上有重大突破,大大提升了人工電磁材料的實用價值,在後來崔鐵軍教授和美國杜克大學史密斯教授聯合開發的新型寬帶低損耗“隐身衣”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此,“隐身衣”課題組在《科學》雜志“緻謝”中還專門對程強的研究成果表示特别感謝。


      三年旁聽路 風雨彌堅求學志


    從南航轉戰東大,程強面對自己的選擇,頗為自豪,他說,“我喜歡跟強者在一起,這樣容易激起人的鬥志。”而beat365正版唯一信息學科在國内外的斐然成就和強者恒強的專業團隊讓他心馳神往,這就堅定了他保送研究生三年來的旁聽路。


    2001年7月,程強于南航電子工程系本科畢業,當時全系近180人,隻有三個保送名額,且每個保送專業僅限一名學生。專業前兩名都分别選擇了當時比較熱門的通信、電路專業,剩下一個讓人望而卻步的微波專業讓程強沒有選擇的餘地,因為微波電磁學類比較難學,對基礎數學的要求也特别高。既然沒有選擇,程強想硬着頭皮自己也要學好,他戲稱,進到微波領域本身就是“陰差陽錯的緣分”。


    保送上研究生,程強就确定了要讀博的想法。當時在南航,系裡隻剩下一個教授,師資隊伍青黃不接,程強就和一起準備考東大的室友開始了東大旁聽路。三年來,風雨無阻,每天早上六點起床,然後騎自行車從南航到東大電磁學專業旁聽。期間沒落下一節課,有的課程甚至從頭至尾聽了三遍,一些東大學生沒開的專業課程他也一一自學了。三年下來,他在電磁學專業上夯實了基礎。當時的電磁學領域才剛剛興起,理論研究還有很多盲點,憑着紮實的專業基礎,程強這一紮進去,就如魚得水,興趣和科研能力也成正比滋長。


    說起與恩師崔鐵軍教授的一面之緣,不得不提他的毛遂自薦。在選擇導師時,03年才回國的崔鐵軍教授很快進入了程強的視野。他通過同學和朋友了解到,崔老師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學者,在電磁學領域有着很高的造詣。随後很快就與崔老師聯系上了,并在其辦公室進行了第一次交流。程強一番自我介紹後,崔鐵軍教授深為這個求知若渴的青年所感動,他當即表示,隻要程強能考上,他就要定了這個學生。2004年,程強不負衆望,以專業第一名,高出第二名近30分的成績考進東大微波技術專業,成為崔鐵軍教授的博士生。


    進入博士學習階段,他接觸到新型人工電磁材料這樣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很多盲點無人可問,他就沉下心來從現有的外文資料中慢慢探索。一開始很不順,做了半年,所承擔的課題存在很多問題,但他依然堅持。他認為遇到挫折是難免的,自己既然已經投入了那麼多的精力,如果理論上可以實現卻因為不能堅持而放棄,這不是一個科研人員的品格,因此想盡辦法來攻克難題。在堅持中,他迎接來了風雨後的陽光,9月,程強終于發表了他的第一篇博士期間的論文,之後便一發而不可收,在接下來的半年裡連續發表5篇論文。博士期間,他還受到校優秀博士論文基金和江蘇省研究生創新計劃的資助,畢業論文也将參評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


   高遠 教學科研路漫漫


    2008年6月,程強順利通過博士論文答辯并留校工作,在毫米波國家重點實驗室這個他無比熱愛的集體裡,繼續追逐他的科研教學夢。


    崔鐵軍教授曾在一封推薦信裡這樣評價他:“他有堅實的研究基礎,良好的科學素養,科研能力非常突出,是一位出色的青年學者。”不滿30歲的他已經在科研上顯現出強勁的戰鬥力和爆發力,近五年裡,他在國際頂級刊物上發表論文23篇,均被SCI檢索,共被引用137次,在影響因子大于3的雜志上共發表論文12篇,論文影響因子總和達63.614。作為青年教師,在學校和院系領導的共同關心下,他于09年4月開始成為beat365正版唯一“戴帽”教授,完成了教師生涯的三級跳。面對這些,他說,在beat365正版唯一這個大師雲集,群英荟萃的大團隊裡,隻要勤奮努力,定能從大師身上學到更多。他非常感謝學院孫忠良院士、尤肖虎教授等一批前輩對自己成長的不倦教誨與指引,感謝系辦以及研究生院的老師在他學業和工作上所給予的關愛與幫助。他還特别感謝學院張錫昌書記的慧眼識才和他一直所倡導的“推崇年青人,扶持年青人”的團隊氛圍,以及他在對年青人成長上的極力呵護與鼎力支持。


    在教學中,程強認為,方法比知識更重要,教學方法是利器,教師教學生學會“如何學”比直接灌輸知識更有效。工科學習比較枯燥,他認為,最複雜的原理也要進行分解,使之簡單化,然後多用比喻,深入淺出,形象教學。培養學生學習的專業自信必須貫穿教學的全過程中,這樣有利于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而不會在一開始就被大堆硬生生的概念、原理所吓倒。在專業英語課程教學中,他還進行了教學内容改革,将專業英語與專業學習結合,傳授學生如何撰寫英語論文、投稿等技巧,實用性很強,深受學生好評。


    他說,在科研中,挫折成就機會,抓住機會,展示自己,證明自己,就能在逆境中成就自我。一個人做科研,要去很Happy地做,不要為科研而科研。他也坦承自己并不是工作狂,其它的興趣愛好也很多,喜歡太極拳,喜歡讀《老子》,對世界有着廣泛的獵奇感,壓力大的時候也喜歡跟朋友在一起放松,這些都注定他是一個充實而快樂的人。


    對于明天,他直言,學無止境,而自己還很年輕,所以他思考更多的是要進一步打好基礎,不斷開拓新的領域,厚積薄發,讓自己鐘愛的事業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周 娅)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