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千裡 (1933-2020)
南京工學院電信工程系1953年畢業校友
楊千裡,軍事電子學家。1933年10月12日生,江蘇省江陰人。1950年畢業于江西九江的同文中學,同年考入南京大學工學院電機系。1952年初因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對技術人員的急需,決定該屆學生提前于1953年畢業分配。而楊千裡因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号召,經當時電機系主任陳章教授親自到文昌橋學生宿舍動員後報名,于1951年批準參軍、參幹(即參加軍事幹部學校),進入中央軍委機要通信幹部學校,後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1956年畢業于該學院無線電系,并留校任教。
按國家政策,1982年母校補發給楊千裡1953年電信工程系畢業證書。
1958年學院遷至西安,建成西安軍事電信工程學院。1963年,楊千裡随學院調至重慶通信工程學院,繼續任教于無線電教研室。
楊千裡連續在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15年,多次被評為先進教師,并牽頭研制了我國第一條西安-北京流星餘迹通信試驗系統。
文革中楊千裡受到沖擊,1969年底被調到河南許昌的五七幹校勞動(喂牛)。至1971年,調入北京中國通信工程研究院(第十九研究院)科技部技術組,從事散射、微波、衛星通信等的總體研究工作。他作為主要系統設計師之一參與了中國第一個衛星通信系統331工程的研制工作。20世紀70年代在中國利用德、法合造的交響樂通信試驗衛星進行國産衛星地球站試驗時任中方技術協調人。
過去30年中,楊千裡在我國衛星通信網絡及系統的多個建設項目中擔任總師或顧問工作。1980年初調任總參通信部科技部副總工程師,1981年科技部撤消,楊千裡擔任新成立的科技處處長,1983年至1992年任總參謀部通信部副部長(少将軍銜),分管科研、裝備、訓練、外事等工作。1992年至2000年任總參第61研究所總體部研究員。現任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通信學會常務理事,并任北京大學、北京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beat365正版唯一和武漢通信學院等多所大學的兼職教授。他總計從事軍事通信教學、科研、科技管理工作已長達45年。
楊千裡參加我國、我軍衛星通信的科研及系統網絡建設30年。作為技術組重要骨幹或技術負責人,參與了我國第一個衛星通信系統(331工程)的系統總體設計、多種類型地球站研制管理、安裝、調測、開通等工作。以此為基礎,後來建成覆蓋全軍的軍事衛星通信網。80年代後期,楊千裡開始負責某軍事衛星通信系統的論證及立項。1992年被任命為該工程的總工程師,負責通信系統總體方案制定、協調、10餘種各型地球站方案及技術指标的審定、全系統工程标準制定、系統計算機仿真及容量配置優化、多次星地及地面通信系統大聯試的技術協調、2000年衛星發射後在軌測試、各型地球站經衛星轉發器的集中/分散/全網大聯試、業務測控系統的調試開通等。系統投入使用後,在保障三軍動中通信上發揮了重大作用,獲2001年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1998年以來,楊千裡擔任另一型号衛星通信系統的工程副總師,繼續為軍事衛星通信的發展作努力。迄今已連續3屆擔任中國通信學會召開的中國衛星應用國際會議大會主席,為推動衛星通信在中國的應用作出了貢獻。
楊千裡還擔任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衛星技術應用組協調員。并曾任國家八五重點課題國防通信網建設理論與應用研究負責人,獲1997年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999年國家社科基金優秀成果二等獎。由于他對軍事通信建設的貢獻,1999年由解放軍四總部授予他中國人民解放軍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